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动机的概念

心理学界,对于动机概念的界定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目前,被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认可的动机的概念是“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外界某种刺激引发人的动机,动机进而使人产生某些行为。由此可见,动机是个体行为产生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作为个体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对个体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始发功能

动机唤起个体的行为,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启发和激活的功能,个体的行为总是有某种动机引发的。例如,一个下定决

心要减肥、要变美的懒胖子,可以忍着饥饿,抗拒美食的诱惑,可以坚持每天锻炼。

2.指向功能

动机支配着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使个体的行为朝着某一预定的目标发展。因动机的差异,导致个体行为的方向、行为目标的差异。例如,在胖子减肥动机的支配下,有的胖子选择合理饮食,有的胖子选择坚持锻炼,还有胖子选择服用减肥药。

3.维持和调节功能

行为产生以后,行为是否得以维持,需要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当行为指向个体预定的、追求的目标时,引发该行为的动机便会得到强化,该行为就会被维持下去;而如果行为背离了预定的目标,引发该行为的动机便会减弱,那么行为的积极性随之降低,直至行为停止。例如,为了减肥,而选择锻炼的胖子,锻炼几天后,发现自己体重减轻,那么他(她)会继续坚持锻炼。但如果锻炼几天后,体重没有变化,那么他(她)锻炼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有可能放弃锻炼。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