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0、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1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1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 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 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3、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16、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7、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8、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9、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0、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 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 倡求疑、创新。

21、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22、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23、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24、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