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23:54:38.0|
教师招聘考试网xredued04
推荐:教师编制考试公告汇总
摘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目前,在各大教师招聘考试中,基础的考试内容一般均有以下几个科目: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等。其中,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在整个教育心理学中,作为首要重点的内容就是一般学习理论的 掌握。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的是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方法等相关内容。而一般学习理论主要分为四大流派,包 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各类招聘考试中,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将行为主义作为重点的考察内容。因此 考生在复习时应着重理解行为主义这四大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本文主要针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班杜拉认为,人类在对于一些知识、技能、道德规范等学习的时候大多数获得的都是间接经验,所以对于条件作用提出的奖励惩罚的强化理论仅仅对于获得的 直接经验能够明确解释,但是对于人类通过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就没有很好的诠释。因此班杜拉对于人类的间接经验的学习进行了研究。
班杜拉与其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早期的实验是以儿童作为试验对象,让儿童去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播放着一个成年男子去殴打充气娃娃的整个过 程。而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内,让其自由活动,这名儿童会做出先前视频中男子对娃娃拳打脚踢的动作。试验表明:该名儿童已经受到了榜样的 影响习得了新的打娃娃的行为。
基于以上试验,班杜拉又提出,这种通过观察榜样所获得的行为与榜样行为后果有何关系呢?于是他继续做了如下试验:他将年龄适当的儿童分成三组,分别 进入三个房间。第一间所播放的视频是男子打娃娃后获得了表扬;第二间所播放的视频是男子打娃娃后遭到了严厉批评;第三间所播放的视频是男子打娃娃后没有任 何奖惩。他将三个房间的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多个充气娃娃的实验室内,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第二罚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第三组攻击行为适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那榜样行为后果是否影响了儿童的行为学习呢?班杜拉继续试验,让上述看完视频的三组儿童尽量回忆并且做出榜样的行为,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结果发现 三组儿童所表现出的打娃娃行为大致一致。因此,班杜拉认为三组儿童通过视频都已经学会了的榜样的行为,榜样行为的后果主要是影响了儿童的行为表现。
班杜拉通过以儿童为试材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总结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的。他把这种学习称之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 性学习,就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从而使自身得到某种新的反应或者纠正原来某些行为而在整个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者是没有行为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