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育心理学部分考试要点一】

一、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

1868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末) 布鲁纳 罗杰斯 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完善时期(20世纪80以后) 布鲁纳

二、了解行为主义和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并运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并促进教学。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①、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泛化与分化、消退、恢复。

②、华生 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③、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④、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正强化;负强化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