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不管是教师资格考试中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联接主义学习理论都是随处可见。但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众多考生来说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今天欣瑞教育小编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教育心理学“奇特动物园”,玩转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来见识斯金纳的“白鼠”。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 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二、基本规律
1.强化
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
(1)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
名师点睛:小明上课认真听讲,老师表扬他,他以后更加认真听讲了。
(2)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
名师点睛:小强由于之前不守纪律受到处分,这段时间他表现良好,老师撤消了对他的处分,他以后继续表现良好。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名师点睛:两者区分点在于厌恶刺激是否出现。
厌恶刺激已经出现,做出行为是逃避条件作用,如小华看到下暴雨就不出门了。
厌恶刺激还未出现但是即将出现,做出行为是回避条件作用,如小华听到天气预报说会下暴雨就不出门了。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