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育心理学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