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托尔曼及其理论对于我们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要分享托尔曼关于学习的理论。

托尔曼经常用动物的动机、认识、预期、意向和目的来描述动物的行为。他关心行为理论如何同诸如知识、思维、计划、推理、目的、意向等概念相联系。他 的理论被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整体性行为主义、符号—完形说或预期说。由此可见他所受的格式塔学派的影响。符号学习理论(或符号—完形—期待理论)是托尔曼 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他认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他以一系列特别设计的实验来证实符号学习 理论。他以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迷宫有一个出发点、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长度不等的从出发点到达食物箱的通道。实验开始时,将白鼠置于出发点,然后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一段时间 后,检验它们的学习结果。检验时,再将它们置于出发点,并对各通道做一些处理,观察它们的行为。结果是,若三条通道畅通,白鼠选择第一条通道到达食物箱; 若A处堵塞,白鼠选择第二条通道;若B处堵塞,白鼠选择第三条通道。根据这一实验以及许多类似的实验,托尔曼认为:①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②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白鼠在学习方位迷宫图时,并非学习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而是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认知地图”,即“目标—对象—手段”三者 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③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 量(O)。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对此结果,托尔曼解释为,白鼠在走迷宫时根据对情景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 种预期(或者假设)。动物的行为受其预期的指导,因此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在多次尝试中,有的预期被证实,有的未被证实。预期的证实是一种强化,这 就是所谓的内在强化,即由学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强化。

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托尔曼否认了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奖励或强化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很小。他提出了带有明显认知色彩的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习得 的是关于周围环境、目标位置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也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而不是习得简单、机械的运动反应。他用“符号”一词来代表有 机体对环境的认知,而关于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意义的知识则是对符号意义的认知。学习其实就是习得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这就是托尔曼 “符号学习” 理论的基本含义。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