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溺爱型的父母经常不合理的满足孩子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试图给予孩子最多的爱和关注。此类父母很少对子女提出要求或目标,尽力减少环境对孩子可能造成 的束缚。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很难真正适应社会环境,甚至无法培养起适当的自身控制能力。孩子的挫折感往往过于强烈,在能力不及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认真审视自 身的缺陷,表现为哭闹等极端行为。这类孩子亲子依恋程度高,同伴关系较脆弱。这类教养方式成长下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会出现退缩行为,遇到问题不想自己想办 法解决,依赖家长,出现活动中的退缩现象。

忽视型的父母往往缺乏满足孩子情感、物质、被教育和精神层面需求的动机,造成他们表现出对子女的漠不关心,无法传递爱与关注。由于缺乏亲子依恋关 系,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出现对社会认知的偏差,从而导致对社会环境的错误判断,表现为社会和社交适应性不足。容易产生极端个性。这类教养方式成长下 的孩子出现退缩行为的比例最大,因孩子长期受到忽视,习惯性的退缩。

二、幼儿气质类型

(一)气质类型的概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反映人的生理层面与情绪层面的成分较多,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二)幼儿气质类型与退缩行为的关系

美国研究者托马斯、切斯根据气质维度中的节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五个维度,把儿童气质划分为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和易养型。其中 难养型儿童表现为对陌生的人或事物的退缩、消极的情绪反应多、适应性较为差,容易出现许多问题行为;易养型儿童对新鲜事物和陌生人更多表现出趋近、积极情 绪为主、适应能力强、这类儿童较少出现问题行为;那么,启动缓慢型儿童对陌生的人或事最初表现为退缩、适应慢、出现消极情绪较多等为特点。

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气质类型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气质的某些维度可能与性别存在相关,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三、亲子依恋

(一)亲子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学者Bowlby 认为依恋并不是仅限于婴儿期,他将依恋概念推广成一个社会关系广泛的基础,将伴随着整个童年期,直到成人。父母教养方式则是亲子依恋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 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等的集合,是亲子相互作用中主动、具有跨情景的稳定性等特质的一层。亲子依恋的程度会因父母教养方式不同而有所不 同。

(二)依恋与退缩行为的关系

依恋理论表明,幼儿早期与他的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关系质量将会影响孩子当前和未来的行为特质及与周围同龄人的关系。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保持安全的依恋 关系,会具有较高的社会行为能力,对外界信息易于接受和普及。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导致对同伴的排斥和消极情绪,包含敌意、愤怒、暴力、缺乏互动的情绪、退 缩、缺乏自信和易受挫败的行为倾向等。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