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不管是教师资格考试中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联接主义学习理论都是随处可见。但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众多考生来说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今天欣瑞教育小编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教育心理学“奇特动物园”,玩转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来见识桑代克的“猫猫”。
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1.经典实验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试验开始了。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 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