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瑞士)

(1)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2)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2、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美国)

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9-15岁):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