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名词解释
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空间: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3.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4.聚合思维: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5.功能固着: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算法和启发式两种。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最佳的假设。
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三个:
(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气氛比较民主等因素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学校气氛越民主.也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2)智力。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3)个性。高创造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如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等。
3.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影响问题的解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
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如前所述,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