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
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8.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1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12.“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5.品德是( )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哲学
B.科学
C.心理学
D.伦理学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