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五章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第六章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 )。(2007年)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评析】答案为C。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即新学习的观念可归属于原 有观念,这就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指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 题,即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就是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而在有意义学习中可 能产生联合意义,即原有观念和新学习的观念是并列的,这就是并列结合学习;相关类属学习是属于下位学习。此题旨在考查知识学习的类型。
2.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分的那个词。这种知识概括是( )。(2007年)
A.理性概括
B.具体概括
C.感性概括
D.方位概括
【评析】答案为C。此题旨在考查知识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理性概括是在前人 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
【第七章典型真题评析】
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 (2007年)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评析】答案为A。学生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学习中是常见的。“高原现象”是学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他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定点是不同的。
2.不同的练习者通过练习形成操作技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007年)
【评析】此题旨在考查操作技能的特点。
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 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