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八章典型真题评析】
1.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2007年)
A.设置目标
B.列提纲
C.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评析】答案为A。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一一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 学习任务。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2.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 (2007年)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评析】答案为B。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此题旨在考查几种典型的学习策略。
【第九章典型真题评析】
1.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 (2007年)
A.反推法
B.算法式
C.简化法
D.类比法
【评析】答案为A。算法式: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 答案。反推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类比法:把两个形式上相同的东西(通常是数学公式形式相同) 类比,由已知直接得到未知。
2.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2008年4月)
【评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
【第十章典型真题评析】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2008年4月)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评析】答案为C。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认同。此题旨在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从,第三阶段内化。
2.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2007年)
【评析】(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此题旨在考查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第十一章典型真题评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