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问答题
1、简述学习的概念(或学习的心理实质)。
答: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答:(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旧知识以便于新知识产生联系
5、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答:(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3)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6、简述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答:1974年,加涅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有关研究,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具体说明了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程。
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执行控制”即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它们的影响下进行的。
加涅将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分别是:
(1)动机阶段,(2)了解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操作阶段,(8)反馈阶段。
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 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 成相应的知识。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