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3.自我监控属于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4.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5.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
6.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7.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质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
8.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9.发现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10.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1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12.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剥夺学习权利】等手段。
13.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14.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5.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9.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
20.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2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
22.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23.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24.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
25.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26.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过程。
27.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8.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记忆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