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单项选择题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D。
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答案:D。
3.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答案:A。
4.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B.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C.“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D.“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答案:C。
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答案:B。
6.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 )。
A.教育
B.文化
C.国家的建立
D.学校的出现
答案:B。
7.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答案:B。
8.(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育方法
答案:A。
9.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答案:A。
10.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答案:A。
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D。
12.“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
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多因素作用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D。
13.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
A.情感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过渡性
答案:D。
1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
1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答案:A。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