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管理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三级课程管理:1.国家课程;2.地方课程;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需要,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能力。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作用

1. 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 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3.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4. 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当做“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校本开发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

2.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 “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是校本开发的价值追求。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