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德育原则
一、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常以论述题、简答题出】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要求: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此原则亦称循循善诱原则。
2.要求: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求: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b.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四)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要求:a.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b.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c.对学生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d.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