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而时习之”强调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
2.D【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比纳-西蒙量表,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l905年编制。
3.A【解析】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门学科各自具有固定的逻辑和系统。
4.A【解析】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5.A 【解析】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如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6. C 【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7. D 【解析】古代雅典教育以培养身心和谐的公民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灵活、人性化。
8. A【解析】该句出自《论语》。
9. A 【解析】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迁移和分布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的数量是确定一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0.D 【解析】图式是皮亚杰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的观点;力比多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 A 【解析】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12. D【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3. A 【解析】1632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14. C【解析】我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5. B【解析】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16.B 【解析】少年期是11、12岁到l4、l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它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17.D 【解析】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在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视像和声像的形式存储。
18.B【解析】注意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是又不同于意识。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因此,注意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19.B 【解析】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 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心 境情绪的表现。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