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0.A 【解析】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原因源,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内部 因素是由行为者本身的力量所决定的,如天资、能力、心境、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因素是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 等。因此排除C、D项。(2)稳定性,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稳定的因素指那些能稳定地发挥作用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不 稳定的因素是那些容易变动的因素,如心境、运气等。(3)可控性,是指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他人的帮助是可控的, 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韦纳又把人们的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 心状态、外界环境等。综上所述,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能力。
21.C 【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22.A【解析】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C【解析】一般认为,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 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道德认识或称道德观念,道德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感成为经常推动 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它们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联系,为了实现某 一种动机,一个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样,一种行为方式在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也可能是由不同水平的动机引起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A【解析】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它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大部分 感觉都有适应现象。感觉适应是剩弊兼具的一种心理现象。一方面,感觉适应可以使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降低,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另一方面,由于 对刺激敏锐度的降低,可能导致个体警惕性的丧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5.A【解析】兴趣是认识倾向的表现形式,是个性发展最现实、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
26.B【解析】在习俗水平(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10至20岁)的第一个阶段为好孩子定向阶段(或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一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故正确答案为B。
27.A 【解析】强化物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 会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故正确答案为A。
28.D 【解析】外在反馈是反馈方式的一种,外在反馈是通过对行为结果的知悉而实现的反馈,而内在反馈是通过内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而实现的反馈。“国标”老师告诉小李右手抬起的高度不到位属于外在反馈。
29.B【解析】功能固着是指某一物体在一定场合下,被作为起特殊功能的工具使用后,再在其他场合起其他功能的工具作用就变得困难的现象, 也就是只能看到一件物品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可能有的功能的现象。该现象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首次发现并加以验证。该现象对创见性地解决问题是一 个很大的障碍。
30.D 【解析】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填空题
1. 有意后注意
2. 记忆被压抑
3. 人格测验
4. 规格要求
5. 教学目标
6. 教书育人
7. 教学
8. 集中
9. 力求成功的动机
10.政治经济制度
三、简答题
1. [参考答案]
(l)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2. [参考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有以下几点:
(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
(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
(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