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辨析题
36.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及有领导的认识。
37.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没有区别。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38.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一对矛盾。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9.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2)高 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 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40.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任何不同。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 习。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多偏重于接受学习,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在一些 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五、简答题
41.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参考答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 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 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42.《教师法》对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教师概念?
参考答案:《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界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在理解教师这一概念时,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43.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参考答案:(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 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44.简述人类学习的特点。
参考答案:(1)人类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体现出它的社会性。人类除了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以外,也在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
(2)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语言扩大了个体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使人不仅可以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可以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
(3)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动物的学习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环境,也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人类的学习是有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的,是积极主动地作用于环境的。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