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实验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属于实际训练法。
2.A。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3.C。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其他功能的一种心理倾向。
4.A。解析:题干所述的是学生社交恐惧的表现,社交恐惧是学生恐惧症中的常见类型。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除社交恐惧外,恐惧症还包括单纯恐惧和广场恐惧。
5.C。解析:“随机应变”反映了思维的灵活性。
6.D。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7.D。解析:前三个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
8.C。解析:“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逾越等级。
9.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
10.B。解析:l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1.B。解析: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学校。
12.D。解析: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
13.A。解析: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14.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5.D。解析: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动力。
16.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17.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18.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个体都面临一定的冲突和危机,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 和接受教育的时期。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④勤奋 感对自卑感(6岁~11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l8岁)。
19.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
20.B。解析:学校与家长不包括在学校法律关系中。
二、填空题
1.感情需要
2.互相促进
3.白板说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认知能力差异
6.多重性(或多样性)
7.布鲁纳
8.正态
9.专业人员
10.附属的内驱力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