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答案】A 。解析:“建国君民”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 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的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机遇
【答案】D 。解析: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机遇是外部的不稳定的。
3.主张从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柏拉图
C.诺笃尔普
D.涂尔干
【答案】A。解析:这是个体本位论的观点。卢梭是个体本位论的代表之一。
4.有的人诚实、正直、善良,有的人虚伪、狡猾、恶毒;有的人勤劳俭朴,有的人懒惰奢侈。这是什么方面的差异?( )
A.性格
B.情绪
C.人格
D.气质
【答案】A。解析:性格表现于对现实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是个性的核心部分。
5.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育教育
答案:D。解析:斯巴达教育重视培养公民和军事训练,不重视人的身心协调的培养,更重视体育而不是美学教育。
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这段话出自下哪篇文章(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答案:D。解析:《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玉不加工,不成器皿,后比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
7.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
A.获得的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反射
答案:B。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在人类种系的进化发展中形成且逐渐固定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的反射方式,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是人类先天就有的一种反射。
8.对接到大学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就是(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的记忆。
9. 《颜氏家训》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著作?( )
A.颜元
B.颜之推
C.颜真卿
D.颜回
【答案】B。
10.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直接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即注重引导启发学生,这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11.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 )原则。
A.正面教育影响
B.高速度、高难度
C.平行教育影响
D.最优化
【答案】C。解析: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原则。教育个体时,教育影响应该到达集体;教育 集体时,教育影响应该到达个体。马卡连柯后来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他的上述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 活动应既收到教育集体效果又收到教育个人的效果。
12.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以下哪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
A.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答案】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掌握了守恒,思维也具有了可逆性。即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13.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D。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14.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B。解析: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15.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C。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6.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答案:A。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
17.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答案:A。解析: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有了长远的奋斗目标,才能将学团结起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18.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答案】B。解析: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的记忆叫短时记忆。
19.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答案】B 。解析: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种(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矛盾
答案:A。解析:一个人想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像这种被迫放弃自己所爱的目标之一的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