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沃尔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答案】A。解析: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l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其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2. 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答案】C。解析: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十 四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正确答案选C。
3.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答案】B。
4.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A。 解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5. (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答案】D。
6.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实习法
C.实习作业法
D.实验法。
【答案】A。
7. (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1999
B.2001
C.2002
D.2003
【答案】B。
8. 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答案】B。解析:内部动机是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其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A项中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与外国人沟 通,C项和D项中学习英语的动机也分别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将来有理想的工作,都是由外界诱因引起的;只有B项中喜欢听地道的英语所体现出的动机是不需要外界 诱因的,属于内部动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9.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答案】A。解析: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0.一个国家的人口( )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A.数量
B.增长率
C.质量
D.分布
【答案】A。 解析: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迁移和分布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的数量是确定一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1.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这一观点是由( )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C。
1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C。 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13.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水平。
A.超常
B.较高
C.普通
D.弱智
【答案】C。解析:智商的计算公式是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其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当,则其智力处于普通水平。
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A.情境学习
B.接受学习
C.潜伏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A。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学习。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5.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终结性评定
D.发展性评定
【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定一般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只关心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不评定学生名次,为教师提供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16.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l2,实际年龄为l0,这位同学属于()。
A.智力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答案】A。解析:计算可知,该同学的智商为120。智商在80一120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的儿童。
17.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来预测地震,说明思维的(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创造性
D.敏捷性
【答案】A。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地认识。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这个媒介来认识地震,所以体现的是思维的间接性。
18.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答案】B。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9.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
A.恐惧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的是学生社交恐惧的表现,社交恐惧是学生恐惧症中的常见类型。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除社交恐惧外,恐惧症还包括单纯恐惧和广场恐惧。
20.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  )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