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多选题1、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的是( )。
A、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
C、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D、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问题
E、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答案:CE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 ( )
A、阶级性
B、重视社会生产实践
C、个别教育
D、间接经验
E、重道德修养
答案:ACDE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 )
A、面向全体学生
B、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
C、抓住关键期
D、做好阶段间的过渡
E、提出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要求
答案:AB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 )
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C、决定教育宗旨和目的
D、决定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E、教育促进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
答案:ABCD
5、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哪几个阶段( )
A、义务教育
B、前制度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E、终身教育
答案:BCD
单选题
6、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答案:D
7、(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答案:C
8、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 ( )
A、民主性
B、阶级性
C、等级性
D、垄断性
答案:C
9、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
答案:C
10、“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答案:A
11、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答案:B
12、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答案:A
13、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答案:D
14、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在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答案:B
判断题
15、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德国的康德等。( )
答案:×
16、《爱弥儿》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 )
答案:×
17、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
答案:×
18、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特殊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
答案:√
19、进入19世纪以后,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复杂多样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结构的复杂多样。( )
答案:×
20、教育结构从纵向上分为初、中、高三级教育体系。( )
答案:×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