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苏联1989年制定的( )反对将童年仅仅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忽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点。A.托儿所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
B.学前教育构想
C.幼儿园规程
D.青少年法
【答案】C。
2.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答案】A。
3.1995年颁布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答案】C。
4.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D。
5.《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 )原则。
A.方向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全面性
【答案】B。
6.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A.学校
B.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7.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安全保护工作
B.思想道德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遵守纪律的意识
【答案】B。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第一条规定: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作用,制定基本规定。
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指导要点”说明了( )和该领域教育教学的特点。
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
D.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
【答案】B。
9.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幼儿的( ),不得对其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意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D.健康安全
【答案】B。解析:题干中所提到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侵犯了幼儿的人格尊严权。所以教职工应当尊重人格尊严的权利。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答案】A。
11. ( )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A.人身权
B.受教育权
C.财产权
D.健康权
答案:B。解析: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简称“参加教育教学权”。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低于
B.不高于
C.不低于
D.不低于或高于
答案:D。解析:(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
A.教育管理责任
B.委托监护责任
C.临时监护责任
D.收留抚养责任
答案:C。解析:第四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救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 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
1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答案:D
15.幼儿园应当以( )为基本活动形式。
A.教育活动
B.生活活动
C.游戏活动
D.区域活动
答案:C。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章,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2
答案:C。解析: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17.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
A.所有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B.所有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C.七、八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D.六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答案:D。解析:第十一条 【入学年龄】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18.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
A.引咎辞职
B.追究法律责任
C.开除公职
D.批评教育
答案:A。解析: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