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特殊教育学校(班)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D.不高于
【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六章第四十三条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2.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A.可以
B.不得
C.特别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答案】B。
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
B.14周岁以上不满l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l7周岁
D.18周岁以下
【答案】D。解析: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 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 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 )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
【答案】C。
5.( )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
A.《宪法》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B。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答案】D。
7.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注重言传身教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 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 )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 )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A.1年 3分
B.2年 6分
C.2年 12分
D.3年 12分
【答案】D。解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素质,( )。
A.保护幼儿权益
B.保护教师权益
C.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D。解析:《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0.下列情形中,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与同事相处不够融洽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答案】C。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4周岁的公民
答案:A。解析: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2.根据《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关于儿童的信息和资源,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鼓励开发有益的玩具和游戏
B.鼓励开发有益的信息和资料
C.鼓励儿童读物的创作和普及
D.避免不良信息和资料之害
答案:A
13.有的教师怕影响整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这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人身安全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答案:A。解析:学生的权利(三)受教育权。根据《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以下四项权利,分别简称为:参加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资助权、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
1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 )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D.犯罪
答案:C。解析:第二十条【未成年犯的义务教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15.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A.5;6
B.6;7
C.7;8
D.4;6
答案:B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
B.中小学学生管理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答案:D。解析:第二条【适用对象】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17.学生、教师或学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请求政府实行强制性手段。这种方法或途径被称为 ( )
A.教育救济
B.教育援助
C.教育保护
D.教育申述
答案:A。解析: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18.《国家中长期教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A.区域公平
B.结果公平
C.机会公平
D.过程公平
答案:C。解析: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 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 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