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单选题】
1.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A.斯密斯
B.泰勒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答案】B。解析: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2.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3.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
A.殷周时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答案】A。解析: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4.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
【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选取研究对象的相关知识。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有典型代表意义,这是教育研究中的抽样问题。
5.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答案】B。解析:当代教师素质能力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
【答案】B。解析:“学而不思财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论语》。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B。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8.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中进行
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
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
D.可局部控制
【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全结构式教育观察。D项错在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是可全面控制的观察。
9.在中国,( )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苟子
D.庄子
【答案】B。解析:孔子常用富有启发式的谈话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
10.“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B。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