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奖励的需求

孩子和成人一样,渴望成功,而且他们还更加在意老师对他们成功的肯定——奖励。于是,奖励需求在小学生身上体现的也很明确。奖励的效果能激发人的动 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发的,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部力量。通过奖励能使人在适宜的刺激下产生良好动机,始终维护一种兴奋、 积极的状态,从而以极大热情去从事某项工作。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适时、适地、适度地去奖励,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优秀的教师不仅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奖励的艺术而且能同时培养孩子们虚怀若谷的心态,避免其虚荣心的膨胀。另外,奖励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刺激,应当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逐渐调整奖励措施,注重精神层面的奖励。

四、表现的需求

仔细观察,小学生的行为中有突出的表现需求。比如,游戏中,他们常争先恐后地参与,课堂上积极踊跃地举手,有的学生甚至等不及老师提问而违反课堂规 则抢答问题。这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表现需求是小学生坚持自己思想,急于展示自己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因为表现是他们积极思考、判断的结 果。虽然有时不够成熟或有失偏颇,但说明他们积极思考了,说明他们独立判断了,说明他们有主体意识和活动了。表现需求是小学生成长过程或受教育过程中的正 常需求。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需求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在班级活动和教学中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逐步形成独特而优秀的个体人格。

比如举行演讲比赛、绘画展、竞选班干部、“我来当老师”等活动,就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七彩舞台。表现需求的连续实现会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思想品质的持续提高发展。

五、认知的需求

人的一生都有认知上的需求,尤其是刚刚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小学教育要在儿童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认知新事物,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一方面应当注意满足学生的这种认知需求,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应当激发学生发散的思维方式,切忌一味灌输。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 资料,探索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激发、促进学生的认知需求。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东西孩子才会喜欢。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要务,只有孩子对所学内 容满怀期待,才会积极的去探索。板着面孔出现的教学孩子不会接纳。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