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4.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图为一“链状连环”图案,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上图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C B D
(2)①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③a.电解质溶液氢碘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
b.2Fe(OH)3+6H++2I-=== 2Fe2++I2+6H2O
【解析】
H2和CO2都不是电解质,CO2和Na2O都是氧化物,Na2O和NaCl都是钠的化合物,NaCl和FeCl3都是盐。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胶体。少量氢碘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当氢碘酸的量较多时,Fe(OH)3沉淀与之反应生成Fe3+,Fe3+再将I-氧化为I2。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