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经历了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相继的残酷统治后,大革命的后期进入了低潮,在拿破仑的一番折腾过后,波旁王朝的复辟令经历过法国大革命的 法国人民难以忍受,以致法国人群起反抗。他们无法忍受大革命的成果就这样随风而去,尤其当拿破仑的势力被削弱镇压后(从某种程度上讲,拿破仑在客观上保护 了大革命的成果)。“七月革命”就此爆发,普通市民一起走上街头,公然向顽固势力的军队进攻,在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画面中的主要角色变成我们生 活中的普通市民,取材更加切近实际,画面中的人有得人戴圆帽有的带长帽,它代表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每一个人都在为国家的命运做出自己的努力,他们不在乎 踩过了多少战友的尸体,他们不在乎自己个人的生死荣辱,他们只在乎胜利女神(画面中唯一的女性象征着胜利女神)手中的法兰西三色旗是否能够自由的飘扬在空 中。在这场类似于二次革命的行动中人们的积极性更加高昂,情绪更加饱满。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用色大胆、构图动感、略带有夸张的形态充分表达了他们对革命胜 利的向往与信心。

\

社会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有人关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革命,也有人关注社会底层生活的具体的劳苦百姓,批判现实主义就此而生,他们似乎不关心天下归 谁,也不在乎政治分歧,他们认为激烈的革命只能满足少数野心家的政治目的,而不能实地改变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于是他们对政治不抱有新古典主义的执着和浪 漫主义的幻想,他们带着一点归隐田园的感觉去真实的描绘农民、乡村、田野、蓝天、牲畜等等,也许是对政治失望,也许是对前途迷茫,他们将热情与精力投入到 了真实且平凡的生活中来。库尔贝的真切、米勒的朴实以及巴比松画派怡然自得的秀美风光把人们带到了远离权力斗争、残酷迫害的世外桃源,我们在米勒的《晚 钟》中看不到斗争的紧张,只有对生活满满的温馨。我们在库尔贝的《石工中》看不到牺牲的激昂,有的是劳动的辛酸。我们在卢梭的《橡树林》中看不到风云紧急 的焦躁,有的是平静祥和的安逸。批判现实主义、巴比松画派似乎就是暴风雨过后的平静一般静静的流逝着。值得一提的是杜米埃的作品更是嘲讽了那些大地主大资 本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