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从“神”与“形”看异同

中国的传统绘画讲求个“神”字,顾恺之的名言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眼神的描绘能体现出一个人得气质、身份。如果光图表面看他的 衣着、胖瘦,那么这不会是人得本质和内在。可见,传神的重要性了。要说中国的传统绘画难道只是人物才可有“神”么?当然不是,顾恺之的“传神说”已经从人 物渗透到山水和花鸟。宗炳说的好:“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而不说“嵩画之形,玄牝之体。”可见宗炳以把神上升到更高的位置上了。 “神”的重要地位在我国的画史上被完全的确立起来,到了唐代,白居易在当时画风的影响下,他也认为画需形神兼顾,似乎更加注重的是神。他说:“画无常工, 以似为工,画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苏轼也说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在看画的时候看它像不像和小孩子的 审美又有审美差别呢?而西方“蹩脚的艺术家,总是让作品走在他理智的前面,谁的理智高出作品,谁就会取得完美的艺术。”西方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说:“自然 地每一个事物是依照立方体、椎体和圆柱体的许多线条(轮廓)模铸出来的。假如你懂得怎么样描绘这些简单的形状,你就会画任何画了。”我个人认为西方的艺术 太过于科学,离开了艺术更加的接近于物理学了、解剖学。虽然到了19、20世纪之后由西方传统的写“形’慢慢过渡到写“意”但与我国的的传统写“神”的艺 术晚了两千年了。当艺术大师张大千去巴黎学习艺术的时候,会见了毕加索,毕加索开门见山问张大千:“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何以要跑到巴黎来学艺 术?”见张大千惊讶的样子,他解释道:“不要说法国巴黎没有艺术,整个的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张大千只好说你太客气了,毕加索进一步强调:“真的! 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的黑种人有艺术,除此以外,白种人根本无 艺术!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就是何以有那么多中国人、东方人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这段小故事被传为佳话,可见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了,是西方可望而不可及 的。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有利于人的生存,跟天地共处,跟人类社会共处,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写意精神。中国人追求不是小美,而是大 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符合天地的规律才是大美。中国是考虑天地自然,考虑到天地与社会的和谐。它的真是本真,返璞归真,归到本真,归到本 质,中国人称它为道。

中国的传统绘画以社会学为基础,是感觉、社会学、和文化感受,在观察上、方法上、精神上与西画以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西方绘画在十八世纪以前是以科 学为基础的,以”模仿说”为指导。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由于社会发生了变化的需要,哲学也发生了变化,绘画向多元发展。然而中国的艺术却从来没有偏离写意的 艺术轨道。写意呢,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理解,它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从中国人的处事方式看,中国人以“曲”为美,不走极端。而大写意也不只是一种画 法、技法而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状态。然而,西方现代绘画也不再受透视、解剖、光学的约束,不再刻意模仿物象,而是追求个性 的解放,强调主观精神,向着更自由的方向发展。真正优秀的艺术,它是“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的结果,它来至于世界现实而又高于世界现实,它不是自然 界某一具体的“奇峰”却可以说是自然界任何一个“奇峰”。因为它是自然界所有“奇峰”的某种集中和代表。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