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分析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鲁本斯,17世纪佛兰德斯最著名的画家,巴洛克画风代表人物。
(1)复杂而又有强烈动势的对角线构图,增加了紧张不安。
(2)鲜明的色彩对比:马的重色和女子的白皙肌肤的明亮色调对比,亮丽、纯净,富于闪烁的光感
(3)开阔有力的笔触,动感的线条,洋溢着勃勃生机,风格豪放。
(4)人物造型:饱满健壮,绝无纤弱之感
(5)内容:神话故事。
6、分析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之誓》
达维特,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该画主题极其鲜明——个人情感要服从国家利益。画面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这两种情 感的冲突。中间位置的荷拉斯三兄弟在出征之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武器并庄严宣誓;画面右角的三兄弟的母亲、妻儿和姐妹则陷入了个人的情感而感到哀伤,笼罩在 一片忧虑和悲哀的气氛之中。她们的行为反衬出三兄弟出征前的英雄气概,突出了画的主题。整个画面构图严谨、气势雄健、造型坚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重 要特征。笔触平静,画风细腻,静谧、崇高、纯洁。
7、分析《湿婆之舞》
湿婆是印度教崇拜宇宙精神化身的三大主神之一,他是生殖与毁灭之神,也是创造与破坏之神,又是苦行与舞蹈之神。作品湿婆四周的燃烧的火焰光环,是无 始无终、 不已的宇宙的象征;湿婆的四臂象征他法力广大;湿婆右手中的小手鼓是创造的象征;与小手鼓相对应的左手中的燃烧的火焰,是毁灭的象征。创造与毁灭这两种相 对立的力量在湿婆左右对称的手臂上得到了平衡,舞姿迅疾、洒脱,出色地表现了人体在舞蹈中优美的动态和节奏,而且融哲理与审美于一体,十分耐人寻味。
8、分析《马赛曲》
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表现了1792年马赛的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的历史事件。作品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象征法兰西和民 主、自由的女神,右手执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左手高举,大声疾呼号召人们奋起保卫祖国。她像疾风一般腾空向前的姿态,具有锐不可挡的气势和不可征服的力 量。下层是奔赴疆场的战士的行列,其中最突出的卷发蓄须、高举战盔的老战士和他身旁的无所畏惧的少年战士的形象。他们是男女老少万众一心的法国人民的象 征。整个浮雕的构图复杂而严谨,依靠人物的彼此交错,遮掩造成了一种千军万马的宏大气势。它成功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从而 使它成为歌颂法国人民为祖国自由而战的英雄纪念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