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58、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59、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63、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64、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65、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分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类。

66、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时的活动状态。

67、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状态。

68、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分轨迹形式,轨迹方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

69、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延续时间”,指完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时间的长短与练习效果和机体的负荷有直接关系,分练习的总时间与练习的各部分时间两种。

70、课的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分为一般密度和专项密度。

71、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密度。计算方法是、一节课中,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72、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由速度、数量、密度、时间和项目特点等因素构成。

73、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74、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

75、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76、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氧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氧运 输系统具有一定的惰性,使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二是在从事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摄氧量始终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两部分氧亏需要在恢复期来偿还。 人体负氧债的能力与无氧耐力有密切关系,所以氧债是评定一个人无氧耐力的重要指标。一般人从事剧烈运动时,其负氧债的量约为10升左右,受过良好训练的运 动员可高达15——20升。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