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官做知州

答案:D。

2.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 )

A.尚书省

B.吏部

C.门下省

D.中书省

答案:A。

3.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独尊儒术

答案:C。

4.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答案:A。

[page]

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 )

A.陕西

B.云南

C.河北

D.河南

答案:C。

6.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是由于( )

A.郡国并行制的实行

B.刺史权力的扩大

C.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D.尚书台权力的加强

答案:B。

7. 史书上说“汉承秦制”。汉朝对秦制继承中的哪一项影响最为深远( )

A.宰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皇帝制度

D.选官制度

答案:C。

8.元朝的行省制度( )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加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统一 ④成为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D。

[page]

9.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答案:A。

10.隋唐两朝实行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根本作用是 ( )

A.削弱了皇权,有益于政治清明

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明确了官吏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

D.增加了政府职能机构,便于纳贤

答案:B。

1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A。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12.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答案:C。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page]

1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答案:A。

14.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答案:D。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15.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 )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答案:B。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1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page]

17.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答案:A。本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