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明清】(公元1368—1911)

1、西安鼓乐与福建南音。

西安鼓乐,是长期流行于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大型器乐演奏形式。西安鼓乐主要流行于西安市区及沿终南山一带的市属各县。西安鼓乐是一种以吹奏乐与 锣鼓乐相结合的大型合奏形式,民间多称为“细乐”。西安鼓乐各流派的演奏形式分为坐乐与行乐两种。坐乐是大型的器乐演奏,按传统习惯,演奏者围坐在一张长 方形的大案桌周围。演奏的套曲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部由以大铜器为主的锣鼓乐开场,随后进入“起”的部分,也即多段的散板乐曲。接着,进入“匣”的段落。 所谓“匣”是以鼓段曲与清吹乐曲的相间出现的一种形式。后部的“正曲”部分是全套坐乐的中心。它以“帽头子”开始,接着演奏《引令》,这是一种移调使用的 固定乐曲,速度极慢,然后进入“正曲”的主要部分,即“套词”。接着以较快的乐段“行拍”作为尾声。最后部分是“赞”,速度由慢而快,情绪趋向热烈紧张。 坐乐所用的乐器,以笛为主,笙管为衬。节奏乐器在演奏中起着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四种鼓的表现力极为丰富。行乐是街道行进和庙会场合站立的演奏的,形式较为 简单,曲调为单牌子的散曲,节奏乐器起着伴奏击拍的作用。西安鼓乐的乐谱属于宋代俗字谱的体系,其所用谱字与宋俗字谱基本相同。

福建南音又叫南管、南曲、南乐、弦管、“五音”。它在清代获得蓬勃发展,遍及闽南各城乡。南音的三大组成部分是曲、指、谱,包括清唱和器乐演奏两种 艺术形式。福建南音保存了丰富的传统艺术,其中有根据流传下来的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及明代传奇剧整理的声乐套曲、散曲、器乐曲,融合了唐末五代“曲子”、 北宋诸宫调与“细乐”、南宋“唱赚”、元代散曲,宋、元、明三代南戏诸种声腔的音乐因素。所以男银又是一个至今依然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古老乐种。南音所用 的乐器有唐式拍板,四相九品琵琶,洞箫,奚琴,十七簧笙,十三弦筝,三弦。这些乐器形制多为唐宋遗制。南音的谱式属于工尺谱体系。

2、朱载堉及其“新法密率”。

朱载堉是朱元璋的九世孙,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他一生共写了《乐律全书》、《嘉量算经》、《吕律正论》、《瑟谱》等二十多部著作。他的《乐律全书》 是一部综合性巨著,涉及律学、乐学、舞学、历学、算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由十四种著作汇集而成。新法密率的提出,彻底解决了我国律学史上长期不能解决的黄忠 还原的难题。朱载堉用八十一档的大算盘,开平方、开立方,在2和1之间,求出十一个数,形成了十三个数的等比数列,求得了相邻两间相等的长度比值,形成了 十二平均律理论,它的数学表达式是:2=1.0595。李纯一根据《律历融通》书序的记述,推测朱载堉当在1581年以前即完成了新法密率的理论和计算。 朱载堉提出的新法密率理论,不仅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同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我国明代在世界律学领域中所具有的领先地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