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巴洛克时期

【简述J.S.巴赫的音乐创作和历史贡献】

J.S.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爱森纳赫的音乐世家,10岁时父母双亡,依长兄约翰·克里斯托夫生活,15岁进入吕内堡的米夏埃尔教堂唱诗班任歌童,废寝忘食地练习小提琴、管风琴和古钢琴,还广泛地阅读同时代意大利和法国作曲家的乐谱。

1703 年,18岁的巴赫在魏玛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在宫廷中任仆从乐手,几个月后,又转任阿恩斯塔特新教堂的管风琴师。1707年,巴赫任缪尔豪森 的布拉西乌斯教堂管风琴师,与他的堂妹玛丽亚·巴巴拉结婚,生有7个孩子,其中4个夭折,长子W.F.巴赫和次子C.P.E.巴赫日后成为著名的音乐家。 1708年返回魏玛任宫廷管风琴师和作曲家,地位和薪金都较前提高,他在此工作至1717年,主要的职责是演奏管风琴。巴赫在魏玛时期创作了大量管风琴 曲,如前奏曲与赋格、托卡塔与赋格等,他作为杰出的管风琴师的声名传至魏玛以外。

1717年至1722年,巴赫在安哈尔特一克滕为年轻的 利奥波德亲王工作,担任宫廷乐长,主要的职责是提供世俗性娱乐音乐,并写作可供亲王参与演出 的音乐,他写作了一系列室内重奏音乐,如奏鸣曲、协奏曲、组曲等,题献给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公爵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即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1723年5月,巴赫移居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乐监,同时负责莱比锡市4个主要教堂的音乐,在教堂附属圣托马斯学校任教,监督市民的各类音乐活动,以及为特殊场合谱写音乐,工作十分繁重,巴赫在任期间写作了大量令他青史留名的杰作。

1723 年至1729年,巴赫创作了4整套可供教堂全年使用的康塔塔,有迹象表明,他后来还写了第五套,但1727年以后创作的康塔塔多数遗失。 1724年写作的《约翰受难曲》和1727年的《马太受难曲》代表了受难曲的最高成就,1733年为献给德累斯顿选帝侯的《b小调弥撒》,后被扩展为一套 完整的天主教弥撒曲。

在承担着繁忙的工作职责之外,巴赫十分关注儿子们的音乐教育,他写了许多有益于教学的作品,继克滕时期写的《平均律 钢琴曲集》第一集后,1742年 又组成第二集,还有包括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舞曲组曲和古钢琴变奏曲的4集《键盘练习曲》,其中有规模庞大、技艺精湛的《戈德堡变奏曲》。

60 岁后,巴赫的视力急剧衰退,这是他长年在烛光下创作的后遗症,两次手术均告失败,至1749年完全失明,这妨碍了他完成最后的一些作品,如总结 了其一生复调创作经验的《赋格的艺术》。1750年6月28日,J.S.巴赫去世,享年65岁,被埋骨于莱比锡的约翰内斯教堂南门旁的一座未名墓地。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作品浩如烟海,虽许多已遗失,但留下的也有500多首,涉及的领域除了歌剧,涵盖当时几乎所有音乐体裁。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