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0 一60年代,欧美各国相继建立起电子音乐实验室,将著名的有:意大利米兰的电子音乐实验室,创建人贝里奥,电子音乐作品有《变异》和《前景》; 波兰的华沙广播电台电子音乐实验室,潘德列茨基等人参加工作;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由作曲家吕宁和乌萨切夫斯基主持,产生了许多有 影响的电子音乐作品,如瓦雷兹的《电子音诗》、巴比特的《夜莺》,以及凯奇结合了电子音乐与偶然音乐因素的《方塔娜混合曲》等。
60年代,用来取代人工行为的电子手段综合装置——电子音响合成器出现,使得电子音乐的创作更加简便易行,在此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有穆格、布克拉和苏博特尼克,苏博特尼克用“布克拉”合成器写作了合成器音乐《月亮里的银苹果》。
计算机音乐,通过输入指令进行编程来完成作曲全过程,无限扩展了音乐创作的潜能,计算机不仅能生成音响,还能精确地组织和变化各参数,并简化音乐制作过程,是迄今为止最灵活的作曲工具。计算机音乐的发展阶段目前仍在继续,它的前景十分广阔。
(4)简约派音乐:“简约派音乐”出现于20世纪60年的美国纽约,其艺术观念来自同时期的绘画与雕塑流派“极简抽象派”,后者主张以绝对简单稳定的几何图形构成画面,纯客观的艺术态度,排除艺术家自身的任何感情表现。
“简 约派音乐”以单一的节律、清晰的调性和短小旋律型的持续重复为特征,音乐中的旋律型、节奏层次、织体与和声,在很长的阶段里保持稳定不变,由此 形成一种恍恍惚惚如催眠般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与整体序列主义音乐的复杂性和偶然音乐的随机自由相对立的艺术思潮。简约派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有:拉 蒙·扬、特里·赖利、菲利普·格拉斯、史蒂夫·赖克和约翰·亚当斯。
拉蒙·扬的作品追求标新立异,代表作有《椅子、桌子和板凳的 诗》、《乌龟,它的梦想与跋涉》,后者是为人声、声频混合器、低音和扩音器而写的,以舒 缓悠长的节奏吸引听众。赖利的《c调》是最有影响的简约派音乐作品,它由53个旋律片段组成,可供任何数量的乐器按照任何顺序演奏,并可随意反复。格拉斯 在60年代末开始探索附加节奏作曲法,如《变化声部的音乐》,用持续和弦经过句将附加节奏分层。亚当斯在1987年创作了歌剧《尼克松在中国》,乐曲体现 出他的配器天赋。
1976年是公众接受简约派音乐的转折年,这一年,赖克的《为18位乐师而作的音乐》在纽约市政大厅演出获得极大反响,格拉斯的歌剧《爱因斯坦漫步海边》在大都会歌剧院连演多场。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