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文艺复兴时期】
1.奥克冈
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作曲家。作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14首弥撒曲包括“定旋律弥撒”和“自由弥撒”,后者如《任意调弥撒曲》;经文歌确立了四声部规范,尚松多采用宫廷回旋诗形式。奥克冈在弥撒曲和经文歌中运用卡农技巧,是他独具匠心的地方。
2.若斯坎·德·普雷
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作曲家。创作数量较多,主要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他的弥撒曲创作反映了当时弥撒曲的各种作曲技法,既有基于素歌旋律或世 俗曲调的“定旋律弥撒”,如《武装的人弥撒曲》,也有大段借用已有旋律的“模拟弥撒”,如《圣母弥撒曲》,这种弥撒曲成为16世纪的弥撒曲主要类型。若斯 坎注重用音乐细致地表现出歌词意境,站在时代的前列。
3.拉索
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代表,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创作极为多产,留存超过2000部音乐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牧歌、尚 松、利德、圣母颂歌、诗篇歌、赞美诗等。他的弥撒曲多为大段借用宗教或世俗旋律的“模拟弥撒”,包含了经文歌、牧歌和尚松的音乐特征;经文歌显示了他多样 化的表现手法,《西比尔的预言》甚至使用了半音化风格;他的牧歌、尚松和利德选材广泛、风格迥异,极富表现力。音乐技法上,拉索将复调织体与主调手法相结 合,其和声思维远远走在时代前列。
4.帕莱斯特里纳
16世纪伟大的教会音乐家,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创作传统宗教音乐,有弥撒曲104首、经文歌250首及其他宗教作品。所作弥撒曲囊括了15— 16世纪弥撒曲的所有类型,既有“定旋律弥撒”、“释义弥撒”,也有“模拟弥撒”和“自由弥撒”,著名的代表作为《马切鲁斯教皇弥撒曲》。他的音乐技法严 格地遵循天主教复调音乐的创作原则,结构严谨、声部均衡、音响纯净,被视为16世纪“古式风格”的典型。
5.牧歌
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隋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 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世纪牧歌是为知名诗人诗歌谱曲的抒情歌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阿卡德尔特等; 中期牧歌运用模仿复调写作,适量采用音乐绘词法与象征手法,代表作曲家有罗勒、帕莱斯特里纳、拉索和蒙特;晚期牧歌创作发展了许多新手法,大胆使用黑音 符,和声出现半音化尝试,旋律风格趋向单音音乐,题材上采用戏剧性内容写作,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16世纪末意大利牧歌的杰出代表。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