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会音乐的发展】

一、初期天主教音乐:

教会时期的初期音乐,各地方都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使用的礼仪语言也不尽相同。圣歌部分,约略可以分为下列五种:

1、拜占廷圣歌(Byzantinechant):约在公元390年后才成为一个重要的音乐派别,全盛期约是六世纪至九世纪。

2、安布罗圣歌(Ambrosianchant):由米兰主教安布罗而得名。在风格上可分为音节式(Syllabic)、音团式(Neumatic)和花腔式(Melismatic)。

3、法国圣歌(Gullicanchant):于五世纪开始至七世纪达到全盛时期,至八世纪时便开始衰落。

4、摩差拉比圣歌(Mozarabicchant):约于六世纪开始,是西班牙本土的礼仪。

5、塞尔特圣歌(Celticchant):曾在爱尔兰、不列颠等地盛行,七世纪左右后消失。

二、格里高利圣咏(CantusGregorianus)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

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堂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圣咏集,这两本圣咏统一 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圣咏,这就是被后人统称的“格里高利圣咏”。它是以罗马教宗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usMagnus590-604)之名命名 的。格里高利圣歌也被称为平歌或素歌

(二)格里高利圣咏的功能

格里高利圣咏主要是运用在基督教教仪活动当中。基督教的教仪分成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1、日课(Daily Offices),是修道院规定每一僧人每日必做的“功课”,主要内容包括祈祷、诵经、唱赞美诗等。

2、弥撒(Mass),是天主教会在星期天和其他重要的宗教节日上举行的重要仪式,是为纪念耶酥受难而设立的,它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世纪逐渐发展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礼拜仪式。

(三)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理论

中世纪建立了一整套调式体系,这种调式理论是一种对旋律的分类方法,按照圣咏的结束音、音域以及吟诵音对旋律进行分类。

格里高利圣咏的八种调式:

格里高利圣咏一般结束音在d、e、f、g上,因此中世纪调式理论就以这四个音为中心音,排列出音阶,作为调式的正调,同时,以每个音的下方四度作为 副调,这样,就将圣咏的旋律分为下列八种形态。多利亚调式,副多利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副弗里吉亚调式,利第亚调式,副利第亚调式,混合利第亚调式,副 混合利第亚调式。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