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音乐风格

游吟诗人歌曲大多是单声的,并且常加上伴奏和即兴弹唱,南方歌曲分句不明确,旋律优美细腻,节奏比较复杂自由。而北方歌曲则更为朴实而直率,与民歌接近,旋律轮廓分明规整。

3、音乐内容

游吟诗人歌曲以爱情题材为主。其中以“宫廷之恋”的题材最为流行,这也是骑士文化的一种。“宫廷之恋”主要指的是骑士一族对贵妇人的爱慕。

二、恋歌诗人(Minnesinger)

除了法国之外,于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在德国出现的方言抒情歌曲,这类歌曲被称为“恋歌”(minnesang),唱这些歌曲的歌手被 称为“恋歌手”。他们很多是贵族骑士,大多演唱爱情歌曲,常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乐曲多采用爱奥尼亚调式,是单声音乐形式,用两拍子或四拍子的节奏较多。

三、名歌手(Meistrsingers)

名歌手出现在15-16世纪,名歌手多是中产阶级或各种手艺的诗人。他们并不到处游荡,而是有组织的行会,每个人在行会中的地位,要通过各种歌唱比赛,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来评定,从最低到最高分别有学徒、学友、歌手、诗人、师傅等称号。

四、流浪艺人(Minstrels)

13-14世纪出现了流浪艺人,他们是四处流浪的音乐艺人,除了演出,还要学会杂耍、说书、驯兽等杂技表演者,为民间红白喜事助兴。他们地位地下,无定居、无法律约束,常聚在一起,走遍欧洲。后来才稍有组织。他们的音乐多属于即兴性质。

五、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区别

1、在使用范围上:宗教音乐是在教堂和宗教活动中运用的;而这以外运用的音乐则是世俗音乐。

2、在声乐方面:宗教圣咏多为复调音乐,歌词采用散文体的拉丁文;而世俗音乐是单声音乐,常有一些民间乐器作伴奏,并用方言演唱,即兴成分居多。

3、在调式的运用上:宗教音乐采用教会调式;而世俗音乐则多运用伊奥利亚和爱奥利亚调式。

4、在乐器的使用方面,教堂开始只是无伴奏的单纯声乐,13世纪后伴有管风琴,但禁用其它一切乐器;世俗音乐则使用了民间流行的一切乐器,包括弓弦乐、弹拨乐和管乐器,注意的是这时的乐器不但为用于声乐和舞蹈的伴奏,同时也出现民间的器乐曲形式。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