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近代声乐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个音乐潮流的洗礼: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

抗日救亡歌咏特点:(1)数量多;(2)题材集中;(3)创作速度快;(4)作品流传广;(5)小型为主。

群众歌曲

是为大众歌唱而创作的歌曲。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常在群众性活动中演唱。音乐结构:以简单、小型者居多,音域不太宽,多采用齐唱或简易合唱的形式。

旧曲填词的群众歌曲:

(1)由外国歌曲填词的歌曲:沈心工的《竹马》(根据日本旧军歌《马号进行曲》填词)

李叔同的《送别》(用美国奥德维《梦见家乡和老母》填词)

(2)20年代,在工农运动和军队中出现了许多填词配曲的反帝爱国歌曲,用《孟姜女》调填配的《五卅运动》用《苏武牧羊调》填配的《救国歌》等。

(3)《共产儿童团歌》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在篝火旁》的部分曲调填词而成。这类歌曲的特点:坚定的节奏,昂扬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斗争气质。

(4)30-40年代优秀的填词名作:根据美国歌曲《约翰·布朗的遗体》填词的《团结就是力量》;根据《跌倒算什么》的曲调填词的《坐牢算什么》;安波根据陕北民歌填词的《怎么办》、《拥军花鼓》;张寒晖用陇东民歌填词的《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

改编的群众歌曲:田汉词,张曙编曲的《芦沟问答》;张鲁根据陕北民歌《闪扁担》调改编的《有吃有穿》;多首连套的新形式,如阮章竞用山西秧歌《苦伶仃》、《交城山》、《卖炒土》和《大挑菜》改编而成的《妇女自由歌》;

1943年,刘炽 编曲的《翻身道情》根据“陕北道情”音乐改编,富有特色的拖腔、浓烈的西北说唱风格与戏曲式的唱腔融为一体,使这支改编歌曲具有十分洒脱、爽朗和鲜明的艺术色彩。

创作的群众歌曲

(1)“五四”时期:

萧友梅根据古诗作曲的《卿云歌》,赵元任《劳动歌》等。

(2)抗日救亡时期: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1934)、《义勇军进行曲》(1935)

百灵作词,聂耳作曲的《码头工人歌》(1934)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