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8、竟陵派诗歌:以其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而得名。
竟陵派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的来源不是诗人自己的“胸臆”,而是古人的篇什。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
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派浅易的风格,认为这是“俚俗”,而大力提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
在诗中用怪字、押险韵,把不同的句式凑在一起,故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作品显得佶屈聱牙,令人费解,给人以刁钻古怪的感觉。
明末爱国诗人:诗风悲壮,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陈子龙早年多为拟古之作,后期诗作表现作者深诚的爱国感情和决不向清统治者低头的决心,形成了苍凉悲壮的风格,朱笠亭《明诗抄》将他列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夏完淳,早期作品受复古派的影响,大部分为拟古之作,参加抗清后诗风沉郁雄劲,把忧伤国事的情怀和少年英雄气概融为一体,直抒胸臆,不事雕琢,风格慷慨悲壮,因而使诗歌格调显得尤为高亢雄壮,充满刚烈的民族气节和激越的爱国精神。(《细林夜哭》悼念老师陈子龙而作)
白苧派:梁辰鱼开创,因其作散曲集《江东白苧》而得名;梁辰鱼不仅将魏良辅改造的昆上腔运用于舞台创作,而且还用来谱写散曲,开创了以昆曲写散曲的先例;他的散曲集《江东白苧》全部用昆曲写成,一时大为流行,被称为“白苧派”。
明代散曲(前期、中期、后期)创作特点
(1)前期散曲只要采用北曲,作家多以散曲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格闲适疏狂,缺少新意。
(2)中期南散曲开始出现,但北散曲仍有很大优势,代表明代散曲最高成就的作家如王磐、陈铎、冯惟敏、杨慎均出现在这个时期。
(3)后期,南散曲成为主流,作家有梁辰鱼、薛论道、沈景、王骥德,注重形式,思想内容贫乏,注重追求音律,琢凿字句,形式浮艳。
王 磐(西楼乐府):明代中期主要散曲作家。散曲创作全部是北曲,多数作品写个人闲适情趣,另一部分写社会污浊现象;艺术风格多样,清丽典雅,尖新泼辣(咏喇叭),讽刺俳谐;王骥德《曲律》将其列为北曲之冠。
陈 铎(秋碧乐府):人称乐王,多为南散曲,内容多写男女风情和闺怨之作,文辞较为流丽;《滑稽余韵》较有特色,用北曲小令写成,共一百三十六首,每首写一个行业,写出当时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态。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