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中西伦理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

(一)儒家伦理思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1)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其思想以 “仁”为核心。“仁”主要有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

(2)孟子: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孟子》 一书中。他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个道德规范。提出“性善论”。

(二)道家伦理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认为超人超时空的“道”为万物的本源,也是人性的本源,人应当采取“无为”态度顺应自然、顺应道。道家主张“弃仁绝义”,并倡导一种“无待”的境界。

(1)老子(约公元前369—前286) :人生哲学主张清静寡欲、与世无争。要求人们做到无欲(即没有欲望)、无为(即保持清静而无所作为)和无争(即不为天下先)。

(2)庄子:将老子清静无为的伦理思想发展为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认为人生在世不要追求名誉和智慧,不要追求知识和功业,即“无为而尊,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三)墨家伦理思想:

以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为代表。墨家伦理是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凡是利天下、利他人的行为都是道德(即义)的行为,这就是判断是非和道德的标准。

墨子提倡“兼爱”的伦理原则。在道德评价上,提出“志功”统一的主张。在义利关系上,主张把义利统一起来,认为“重利”就是“贵义”。

“义,利也。”(《墨子.经上》)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

(四)法家伦理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

以管仲学派(代表作《管子》)和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为代表。法家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可以代替道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