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中公专家解析:古代教育更加注重统治阶级对人的思想控制,即政治功能。

2.D。中公专家解析:让学生到郊外观察自然现象,自己发现问题属于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属于是实践活动法。

3.C。中公专家解析: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这个时期少年追求独立的愿望增强,急于脱离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

4.C。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所描述品德形成依从阶段的典型特征。

5.D。中公专家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建立班集体,并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6.B。中公专家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并掌握知识,所以他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每一个普通人。因此,正确答案选B。

7.D。中公专家解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与之相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8.B。中公专家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9.A。中公专家解析:德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是思想品德课。

10.C。中公专家解析: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是依照法律规定必须保证实施的国民教育。

11.A。中公专家解析: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师应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

12.C。中公专家解析: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所受教育等的不同,青少年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正是要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的。因此,正确答案选C。

13.D。

14.A。中公专家解析: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这反映了教育具有历史性。

15.D。中公专家解析:从“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实施家庭教育”中的“可以”一词可以看出此处教育教学规范是权利性规范。

16.B。中公专家解析: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17.C。中公专家解析: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8.D。中公专家解析: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

19.C。中公专家解析:题干强调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发展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性。

20.A。中公专家解析: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中公专家解析: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2.ACD。中公专家解析:独立与顺从、外倾与内倾属于个体的性格特征。

3.BCD。中公专家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期限性不属于它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选BCD。

4.AB。中公专家解析:青年时期,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替代附属内驱力成为主要的学习动机。

5.BD。中公专家解析:发生地震时,最重要的是保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师应该迅速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教室,避开危险建筑物,而不是组织学生在教室集合或躲在桌子底下,地震避险知识的教育应该在地震未发生时或应急发生后。

三、填空题

1.艾宾浩斯

2.班集体

3.注入式

4.隐私权

5.因材施教

6.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