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4.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 )

A. 运用B. 分析

C. 综合D. 评价

1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对( )心理现象的描写。

A. 视觉B. 听觉

C. 形象思维D. 感觉记忆

二、多项选择题

1.“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 )

A. 禀赋B. 家庭环境C. 社会环境D. 教育环境

2.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

A. 强调教师讲解B. 强调学生独立思考

C. 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D. 注重对教学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

3.认知策略包括( )

A. 复述策略B. 计划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D. 组织策略

4.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 教师的道德素质B. 教师的知识素质

C. 教师的能力素质D. 教师的专业素质

5.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 相似性B. 材料特性C. 原有认知结构D.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6.学生评价的功能有( )

A. 诊断功能B. 导向功能C. 发展功能D. 管理功能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包括( )

A. 本法自2006年9月1日施行

B.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按时上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C. 适龄儿童少年如果不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D.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老师的学校任教

8.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 )

A. 活动的难易B. 竞赛动机的激发

C.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D. 注意的干扰

9.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 )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A. 动机斗争B. 行动目标的确定

C. 行动计划的制订D. 冲突和矛盾分析

10.教师专业需要的重要特殊能力有( )

A. 思维的条理性B. 思维的逻辑性

C. 口头表达能力D. 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三、填空题

1.“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的______。

2.教育与______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3.教师运用环境、自身和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是德育的_______。

4.备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5.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构,将学习分为______、技能的学习和______。

6.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______、自我提高内驱力和______。

7.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__,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____。

8.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

9.新的课程体系涵盖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类型。

2.中学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4.简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5.简述终身教育的定义及其特点。

五、论述题

1.试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等,引起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你认为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六、教育写作

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和学生真诚沟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虽然见识广,多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他们并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也很尖锐。许多老师都说现在越来越难和学生沟通了。

请以“沟通”为主体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得少于600字。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