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天,这位心理学家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思考问题,不小心违章驾驶。警察将他拦在路边,一边开罚单,一边颐指气使地说教训斥。当听说这位驾驶 员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时,警察的眼神中突然透出了一丝惊恐,颤颤巍巍的问到:“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心理学家满脸疑惑地思考着警察提出的问题,僵持几 秒中后,一脑门子冷汗的警察扔下罚单,战战兢兢地打发这位心理学家走了。
一直以来,人们对心理学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心理学家能猜透别人的心思。其实这恰恰是心理学一直在努力追求,却从未达到的。心理学研究一开始就向往 研究人类意识本身,从冯特开始,到佛洛依德,再到现在的神经认知科学,人类不断探索心理本身的过程中,也越发难以理解人类的心理;就算使用最先进的 FRMI、ERP等新技术,也无法直接研究人类心理本身,也就无法弄清楚人类究竟在想什么,心理就好比是一个“黑箱子”。这也是作为心理学家最大的烦恼。
既然如此,心理学家依靠什么在研究人类心理呢?答案是行为反应。科学家给予被试一个自变量,通过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动作反应到皮肤电位的变 化,再到脑电波的形状,心理学家推知人类可能的心理活动,利用这些可能的心理活动推测接下来可能的行为反应。当然,这种推测和假设是建立在心理学实验的基 础之上的,和任何科学一样,需要不断的被证伪和发展,保证这些理论假设额合理性。这些理论假设从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行为推知宏观心理,比如你的性格、能 力、个性倾向性等,却无法对微观心理做出较为准确的推测。虽然在理论上,可观测到的相关行为越多,对心理的推测越准确,但人类永远无法准推知他人的心思。 这也是“读心术”和心理学的最大区别。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