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中国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对于教育的改革,家长、老师、学生等很多人都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教育热点话题积极建言献策。两会聚焦:教师队伍建设
应翻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在谈到去年一些高校教师的失德事件时提出,教师考核应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朱之文强调说,一方面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引领教师能够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而对于严格教师队伍的管理,朱之文表示,在教师聘任的环节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作为基本的标准,严格把好教师的入口关,把教师给学生特别是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要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在教师考核环节,应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朱之文认为,教师的评价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要把教师放到学生的心目当中评一评,也就是把教师的评价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教书育人做得好的老师和做得不好的老师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做得好的要表彰奖励,对做得不好的应该有惩处。
对于当前备受关注的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不是一般地认为给农村老师多少津贴,而是要成倍地提高他们的待遇,要让农村教师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大学毕业生真的抢着去,那就好了。国家应该下决心,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待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淘汰那些不合格的老师,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两会聚焦:传统文化
把传统文化课列为必修课
全国政协委员姜昆携众委员连续三年两会提案,关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今年两会又推出一重磅提案:建议在小学阶段,把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并且整合现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关课程,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此建议不仅意在促使中小学德育内容和模式方面发生变革,也将撼动已经执行几十年的德育思想和体系,让教育真正回归其本质“人的教育”。
此外,姜昆特别提出,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材是关键。国家相关部门应统一制定学科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避免各地区盲目研发低水准的教材或违背教育规律自行设置不合理课程,建议在教育部近十年相关传统文化与人格培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其科研成果为蓝本,由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分别审定和改编,增加地方文化教学内容,帮助各省快速生成标准化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版教材,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又形成全国百花齐放的课程创新良好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建议,让中国传统文化回到课堂,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让它成为和语文、数学一样的主课,而非副课,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延伸到大学和成人教育中去。
两会聚焦:全民阅读
以立法推动全民阅读
阅读推广工作是一件所需时间长、结果见效慢的文化工作。无论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是各级教育部门,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组织,在具体的阅读推广工作中,必须要依靠更多抓手,才能简单高效地开展活动,才能保证阅读推动的可持续性。为此,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把每年的9月28日设立为“国家阅读节”,并认为这是为具体工作提供着力点的最简便易行但高效长效的一种方法。
朱永新建议,要发挥全国各级图书馆、城乡各图书室、各学校或教育机构等场所的作用,作为全民阅读基地和阅读节的主要活动场所。他认为,全民阅读的工作,应该以公益性为主,以购买民间服务为主。无论从图书出版、图书销售、图书借阅等环节,还是从图书节活动举办上,都是急需政策支持、急需经费支援、急需各方协力的。推动全民阅读的工作应以公益性为主,更好地增益社会正能量,辅助以商业运作,让阅读节活动更为深入人心。
此外,朱永新还提出,要继续推进阅读立法工作,用法律保障全民阅读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阅读节的合法性。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发展方向,阅读作为构建精神基石的工作也不例外。
两会聚焦:高考改革
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
高考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化改革的过程,说它“牵一发动全身”并不为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指出,整个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和有关政策文件的制定过程是通过了比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比较系统的论证,并通过了严格的审核程序才最后出台的。解读高考制度改革方案要避免从“应试化”的角度去解读,因为这样可能就要走入歧途;此外还要避免“碎片化”的解读。
钟秉林强调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有三个目标,一是科学选拔人才,因为高考是具有筛选功能的;二是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入学机会的公平;三是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因为都说高考是指挥棒,那就要引导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钟秉林介绍,教育部对高考招生的改革方案,希望通过调整招生计划分配政策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新高考方案里就包括通过调整招生计划分配政策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包括把招生计划更多地投入到人口大省、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缩小省际之间高考录取率的差异。
钟秉林指出:“高考承载的不光是要选拔人才,此外同时还承载着促进社会公正、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功能,是农村考生跨越城乡二元对立的主要通道,是社会流动的阶梯。”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携15个建议进京参会,他在《关于强烈呼吁教育改革政策科学合理的建议》中指出,新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会使农村考生更加边缘化。
贺优琳认为,新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增加了语文、英语的权重,史、地、政、理、化、生等学科作等级考试,这样的科目设置会使农村考生更加边缘化,农村考生语文、英语学习条件本就差,先天性不足。随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穷的农村人口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经长时间被边缘化,之前的自主招生,对个人素质的重视已经加大了城乡差距,而此次新高考改革无疑是雪上加霜。
两会聚焦:制定《学校法》
出台法律遏制“校闹”
近期,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呼吁,加紧制定《学校法》,明确校园安全事故学校该负什么责,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周洪宇举例说,目前,我国有各类教育机构200多万所,但至今也没制定《学校法》。由于法律缺位,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一直未能确立,权利义务不清,责任界限不清,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学校可能要承担无限责任。
“各级学校权利和义务不清。什么应该负责,什么不应该负责等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的重大困惑。”周洪宇说,现在出了事故,学校是在承担无限责任。陷入了哪个闹得凶,哪个赔偿多的恶性循环。他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学校法》,明确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以此遏制“校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指出,我国当前缺失《学校法》等重要法律,学校与老师之间、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都存在法律的模糊或空白地带。因此,学校屡屡被人讹诈,承担无限责任。学校承担责任应该是依法、有序的,不应该是无序、无理的。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则指出,依法治教的“很多题还没有破”。在有的国家,连中小学生用餐都是有相关法律规范的。与之相比,我国需要对教育领域的法律进行顶层设计,需要设计的不是某一部法律,而是一整套法律。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