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困惑:由于培训价值取向、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欠缺,目前不少教师对培训爱恨交织。究竟什么样的培训才具有生命活力,能让参训教师喜闻乐见?    经验一:培训始于谋面前,收获聚于培训初
    由华南师范大学承担的这个项目,是教育部首次实施的“师德国培”。项目汇集了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百名师德培训精英。参训前,不少学员对实现专业提升满怀期待,却又疑虑重重:我们本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与宣扬着师德,参加培训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合格了?师德还用培训吗?能培训出来吗?师德培训又将如何进行?
    早在开班两个多月前,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就配足了由项目办公室、首席专家组、学术班主任、后勤班主任、《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编辑等组成的项目团队,开通了学员班级QQ群、公共邮箱、网络博客和短信平台。利用这些超时空的平台,项目团队跟学员们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专题研讨,一步步地将他们引向师德思辨的探寻之旅。
    在给学员的参训通知中,附加了一系列必须先期完成的研究作业:师德成长故事,师德培训讲义,师德培训方案,师德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未来师德成长规划……项目组及时将这些材料整理编辑、结集成册,作为培训期间“望闻问切”的“活靶子”。第一手的培训研究资源与培训成果,在培训初已具雏形。
    项目组还专门策划组织,鼓励学员从理论视角、问题聚焦、师德实践等方面对师德与师德培训展开交流,在学员中约稿,出版了一期属于自己的“师德专辑”。报到之时,当手捧散发着墨香的杂志,学员们顿感惊喜,内心充满了温暖。
    困惑:很多学员参加过多次培训,对培训主题、内容和专家产生了“审美疲劳”,如何改变这种困境?
    经验二: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培育独特的培训文化
    项目组认为,培训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设法点燃渴望,由此培训应追求三个目标:传递感染力,提升学习力,增强行动力。其中,传递感染力是最有力量的。传统的师德培训之所以会让人心生抵触,就是因为板起面孔的说教太多,师德培训必须在被打动、被点燃、被感染中才能取得效果。由此,师德培训者培训必须定位在“培养富有感染力的师德培训者”这个目标上,通过积极探索“在行动中践行、提升感染力”的独特模式,培育出富有感染力、充满师德情怀的师德培训者队伍。
    通过温馨的前期热身联络,周密的培训调研,亲密无间的QQ群互动,耐心周到的接待工作,精细化的培训管理,关怀备至的后勤服务,持续跟进的训后辅导跟进,锲而不舍的细节动态改进等文化践行,项目实现了培训方与学员们的零距离、超时空、心相连、情相通、前拓后延的互动。
    困惑:听讲座、搞活动、去参观……这些早已成为培训的基本套路。究竟怎样将培训做得富有感染力、不令人厌倦?
    经验三:激发深度反思,实现培训形式的“翻转”与创新
    项目以“做中学”、“激发深度反思”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浸入式、参与式活动为主,通过系列研修任务驱动工具的运用,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动机,促进了他们的深度反思。
    为实现创新型培训的目标,项目组在课程设计上费尽心思。短短10天的课程,项目团队在半年多时间里调整优化了20多次,彻底翻转了以往师德培训的惯有模式。秉承以学员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学员即资源的培训理念,有意识地挖掘开发蕴藏在学员身上的经验财富和创造潜能,在突出其主体性、催化其研修智慧、点亮其师德风采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创新还体现在参与式研磨课之中。培训共设置了“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如何做有感染力的师德培训?”、“经典电影的教育功能与实施策略”、“学员师德培训方案研磨提升”等多个主题的研磨实践课,穿插于整个研修过程中。每个研磨课,不仅要拿出学员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典型作业作为集体解剖的“麻雀”,同时还要集体反思研磨工具的优化,始终保持受训者——培训者两条思维线路并存共进。
    为促进深度反思,项目组还安排学员到广州市聋人学校等地进行田野学习,通过观察特殊学校课堂以及独特的师生交流模式,使学员自觉对比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异同,自然而然地被特教教师纯粹而无功利性的奉献精神所感染。
    困境:人们对培训的一个传统认识,就是知名专家越多,培训就越够分量、越上档次。但实际上效果却未必理想,如何改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经验四:重要的是让学员动起来、忙起来
    项目组主张,培训不是努力教给学员什么,而是要推动学员认清自己需要什么、欠缺什么。首席专家的专业引领、“心灵导师”的地位固然重要,名牌专家的作用固然也不可忽视,但“点燃”和“激发”更为关键。因此,项目没有过多邀请名牌专家来授课,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努力“点燃”与“激发”学员上。由此,精选的专家变成了一个个“精神助产士”。每一天的培训中,学员们比授课专家和项目组更加忙碌,许多学员如数家珍:“这次培训,精心策划了全面浸入式、主体参与式的任务驱动型研修模式。在研修主题的整体观照下,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分享、现场观摩、事迹报告、学术论坛、电影赏析、世界咖啡、师德巡讲、工作坊、微课诊断等多种方式,让我们不断受到视觉、听觉冲击,同时产生心灵的碰撞。我们在接受的同时,也在贡献、分享与创造。”
    学员的这种自我挖掘、自我体悟、自我提升,体现在多重研修过程中。项目组要求每位学员在每一堂课中都既是参训者,又是点评者和反思者;既是幕幕大戏的剧中人、演员,同时也是观众和影评人。比如,在专家组织的“锵锵三人行”——“新时代、新师德、新教育——师德楷模访谈对话”结束后,学员们立即“现学现卖”,借力身边的师德培训资源,组织全国师德楷模“英子姐姐”等学员开展“同学三人行——挖掘身边的道德人物”,一边挖掘学员中的师德素材与典型经验,一边体验课程形式并及时反思课程形式的优化要素。在由教育学者、行政官员、律师、知名校长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上演的互动论坛——“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结束后,学员们立即翻版上演“模拟论坛”,自主组织、设计实施、自导自演师德专题论坛,并从师德论坛的设计主旨、主持人角色定位及胜任特征、讨论专题的策划选择等方面,审慎思考如何办好师德论坛课程的问题。
 
    不仅如此,项目组同时还强调学员要不断翻转身份,及时从参训者和培训者两种身份进行对比反思,在不同场境、不同角色的频繁切换中,不断转换身份与立场,从培训理念与培训技术操作等多个层面,对每节课的学习过程深入反思,从而巩固、提升与凝练研修成果。
    困惑:培训重要的不是追求“高大上”,而是要紧接地气,切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培训如何真正做到“有根”、“接地气”?
    经验五:服务于当地教育,掀起区域性师德建设旋风
    项目组及时运用这次“国培”良机,与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联合组织举办了“践履师德规范,提升职业幸福——让师德建设之花开遍白云”系列活动。学员分组深入到白云区所属七个片区的中小学校,进行学校师德建设现场交流诊断,开展师德专题大巡讲,研讨师德演讲感染力修炼。在学校师德建设与德育发展诊断环节,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一线以及师德培训机构的不同类型学员,各自以不同的眼光与角度,对学校的师德建设与德育发展状况进行综合“望闻问切”;在师德大巡讲环节,则由一线师德标兵、高校师德研究者、培训机构培训者三类人员组成师德巡讲联队,相互协调配合,打出师德专题演讲的“组合拳”;在师德演讲感染力修炼研磨环节,则立刻实现角色切换,从演讲者、师德巡讲专家转换至参训者、培训研究者,对开展的师德演讲内容与实效进行感染力提升的修炼研磨。凡此种种,一方面促进了“国培”学员在“被学习”中、在参与式研修中主动寻求师德培训改进策略;另一方面,也在当地基础教育界激荡起了一股师德建设的旋风,从而实现了学员自我提升与服务地方师德建设的统一。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